当前位置:首页 > 星辉娱乐 > 正文

关于李商隐和杜牧被合称为什么的信息

摘要: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什么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“小李杜”,其中李商隐又与李贺、李白合称“三李”。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,所作的爱情诗和无题...

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什么

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“小李杜”,其中李商隐又与李贺、李白合称“三李”。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,所作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更是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。杜牧的诗歌则是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。

李商隐简介

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生,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。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,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,他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李商隐写的诗构思新奇,风格浓丽,尤其是爱情诗,更是为人传诵,他的代表作有《无题》、《锦瑟》、《夜雨寄北》、《北楼》等。

杜牧简介

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杜牧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和李商隐齐名,并称为“小李杜”。杜甫的诗、赋、古文都又很高的造诣,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,以气为辅,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,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。

李商隐作品

1、《嫦娥》

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

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
2、《夜雨寄北》
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
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
杜牧作品

1、《秋夕》
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
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

2、《江南春》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唐代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什么

小李杜。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“小李杜”,其中李商隐又与李贺、李白合称“三李”。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,所作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更是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。杜牧的诗歌则是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。

李商隐与杜牧合称

李商隐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两人均是晚唐杰出诗人,他们的诗歌主张实践,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,更是对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,对宋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在唐诗转向宋诗的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。

李商隐的诗词结构新奇,风格也非常特殊,在写一些爱情诗的时候,那种缠绵的感受为人传诵,但由于他作诗风格隐晦,后人有时难以理解。

李商隐的诗歌集大家所成,他有李白的浪漫之情,有杜甫的沉郁之思,还有李贺的奇思妙想,他的诗句有时清丽,有时又略显浓艳,因为他的诗歌大多情感饱满丰富,抒发自己意志的时候,大胆敢言,能说别人不敢说的话。

无题诗更是李商隐首创,据说白居易非常欣赏李商隐,历代想要模仿李写诗风格的人都失败了,如今我们仍旧可以发现一些其他诗人写的诗歌中有李商隐的影子。

杜牧的诗歌就比较好概括,他的诗歌内容丰富,从写景到抒情,写诗的风格也是清新自然,杜牧在七言绝句的表象上尤为突出,除了诗歌,杜牧在赋。和古文的创作上都有较高的成就,他认为写文章要以意为主,杜牧能很好的吸收前人的优秀经历,并用在自己身上。

他的古体诗受杜甫影响,题材广阔,他的近体诗却表现的清新脱俗,晚唐诗歌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藻绘绮密,杜牧受到时代影响,免不了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。

大李杜指谁

大李杜一般指李杜(李白、杜甫的合称)。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“诗仙”李白和“诗圣”杜甫的并称,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“大李杜”,李商隐和杜牧为“小李杜”。

李白(公元701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祖籍陇西成纪,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。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,后卒于当涂,葬龙山。唐元和十二年,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“志在青山”的遗愿,将其墓迁至青山。有《李太白文集》三十卷行世。

杜甫(公元712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因任工部校检郎,而又被称做杜工部。祖籍襄阳,生于河南巩县。

杜牧和李商隐合称

杜牧和李商隐合称“小李杜”。

杜牧和李商隐合称“小李杜”,李商隐又和李白、李贺合称“三李”。晚唐诗琪,盛唐风光不再,诗风也逐渐没落,缺少新奇瑰丽的味道, 而李商隐和杜牧二人的诗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活力,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受到后人赞誉。

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号樊川居士,他在诗、文、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,在文章方面以意为主,气为辅,写诗尤以七言绝句最为出彩,从写景到抒情都极为清新自然。

李商隐字义山,他的诗词结构新奇,风格特殊,既有李白的浪漫之情,也有杜甫的沉郁,同时还暗藏奇思妙想,相同的是,他写的诗歌大多情感饱满丰富,在抒发自己情感思想的同时,还勇于大胆直言,首创的无题诗更是备受后人追捧。

人物评价:

李商隐《杜司勋》:高楼风雨感斯文,刻意伤春复伤别,短翼差池不及群。人间惟有杜司勋。

《唐才子传》:后人评牧诗,如铜丸走坂,骏马注坡,谓圆快奋争也。

《宣和书谱》:牧作行、草,气格雄健,与其文章相表里。

唐代诗人白居易极为欣赏李商隐的文章,曾说:“我死后,得为尔儿足矣。”

后晋,刘昫等《旧唐书·卷一百九十下·列传第一百四十》:“商隐能为古文,不喜偶对。从事令狐楚幕。楚能章奏,遂以其道授商隐,自是始为今体章奏。博学强记,下笔不能自休,尤善为诔奠之辞。与太原温庭筠、南郡段成式齐名,时号“三十六”。文思清丽,庭筠过之。而俱无持操,恃才诡激,为当涂者所薄。名宦不进,坎壈终身。”

杜牧与李商隐并称

 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“小李杜”。

1、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溪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

2、杜牧(803年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。

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,其诗英发俊爽,多切经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颇高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,”大杜“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

扩展资料:

历史上还有一对大李杜,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。

1、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

2、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

发表评论